
自3月初本輪疫情發生以來,吉林省始終堅持“動態清零”總方針,組織實施九臺攻堅戰、吉林殲滅戰、長春保衛戰、市州阻擊戰、全省包圍戰,迅速打響了全省動員、全民參與,甘于奉獻、勇于擔當,一鼓作氣、務求必勝的人民戰爭。九臺攻堅戰率先為全省疫情防控積累了經驗、起到了示范作用。長春市九臺區在疫情暴發初期為全省疫情最嚴峻之地,初篩陽性數量5天破百、6天破千,3月16日社會面單日初篩陽性1275例、確診病例1003例,當時占長春日新增感染病例的96.1%,累計近萬感染病例。經過艱苦奮戰,九臺區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,目前,九臺區已經有序組織企業分批次復工復產。吉林殲滅戰經過37天連續作戰,取得重大戰果,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,社會傳播風險得到有效控制,正在分區分級分類有序放開社會面。長春保衛戰4月13日實現社會面清零目標,標志著全省疫情防控工作取得階段性勝利。市(州)阻擊戰采取堅決果斷措施實施城市靜默,突出重點區域、重點場所、重點人群,加派力量嚴防死守、閉環管理,發現一起撲滅一起,堅決遏制疫情在市(州)之間傳播。全省包圍戰以全域為戰場,實施公路、鐵路、機場最嚴格人員流動管控措施,不惜代價堅決防止疫情外溢。加強全域靜態管理,撒大網、用重兵,把病毒網住,不漏掉。通過全員核酸檢測、全面流調排查、全民清潔消殺,逐步壓縮包圍圈并最終逐步實現社會面清零。
建立省市合成作戰體系,全省統籌作戰資源與力量,以市州為保障平臺、以縣市區為作戰主體、以小區為作戰單元。省級領導下沉到縣市區,市級領導下沉至社區,縣市區領導下沉到小區,各級機關干部和志愿者下沉到小區。
社區是疫情聯防聯控的第一線,也是外防輸入、內防擴散最有效的防線。針對街道社區一線人員壓力巨大、人手極度短缺,基層基礎薄弱,難以負擔社區管控、卡點值守、環境消殺、物資配送、垃圾清運等繁重任務,致使一些社區防控失守、疫情迅速蔓延擴散的實際,堅持把防控力量向社區下沉,落實落細網格化管理,促進社區各項防控措施精準落地。
在長春保衛戰決戰決勝階段,實行市包區作戰體制,包保市市委書記任受援區防疫總指揮長,并自帶隊伍、自配資源與所包區融為一體合成作戰。4月2日,長春市疫情防控保衛戰決戰決勝階段工作推進會召開之際,長春市主城區疫情正呈高發態勢,處在膠著對壘狀態。全市累計報告感染者超2.2萬人,寬城區、綠園區、經開區三個區占比達到了41%。長春市保衛戰是一項系統工程,單憑長春市一己之力很難完成。省委果斷決策,繼3月份支援吉林市、九臺區疫情防控之后,統籌全省資源力量支援長春市,建立市包區對口支援長春市機制,四平市、通化市、梅河口市組建工作隊,分別直接指揮和支援寬城區、綠園區、經開區,由援助市的市委主要負責同志任總指揮,自帶隊伍、自配資源,與對口支援城區融為一體合成作戰。同時組織松原市、遼源市、延邊州、白城市、白山市分別組建工作隊對口支援長春市相關主城區。對口支援創新了體制機制,加強了基層治理,提升了基層治理能力,為全面扭轉長春戰局、實現社會面清零起到決定性作用。
始終夯實“四方責任”,以“五化工作法”抓落實。
把壓緊壓實屬地、部門、單位、個人“四方責任”作為疫情防控“牛鼻子”,逐個環節明確任務、逐條鏈條把住關口、逐項細節抓好落實,切實做到責任到人,守土有責,守土盡責。突出清單化、圖表化、手冊化、模板化、機制化的“五化工作法”,建立扁平化組織動員指揮體系,形成組織框架圖;制定重點任務清單及分工方案,推動省委部署加快落實;各專班組制定工作手冊,各部門、各地區根據需要制定隔離、消殺、社區防控等工作指南、操作規范,編制防疫知識口袋書、小冊子、明白卡,將各項規范和注意事項講清楚、說明白。各行業分管部門嚴格落實“管行業必須管防疫”的要求,制定行業防疫手冊,看好自己的門、管好自己的人、守好自己的地。
堅持“快、準、嚴、細、實”,做到“四應四盡”,拓展“六應六盡”,形成防疫工作閉環。
突出問題導向,著力打通難點堵點,突出以快制快、科學精準、嚴格嚴謹、細致周密、求實務實,把“快、準、嚴、細、實”貫穿于疫情防控全過程、全戰線、全鏈條。做到“四應四盡”:堅持應檢盡檢,確保全員核酸檢測不漏一人、高質量完成。目前,全省核酸檢測實際在用總產能已擴充至59.64萬管,累計篩查1.47億人次。堅持應隔盡隔,統籌用好隔離房間資源,堅持全省一盤棋,進一步提高隔離房間周轉效率,對所有密接人員進行集中管理、單獨隔離。堅持應治盡治,堅持人民至上、生命至上,科學設置定點救治醫院、黃碼醫院,全力以赴救治感染者,保障重癥患者的救治。大力推動中醫藥全療程、全方位發揮作用,切實提高治療有效性和治愈率。全省累計調撥中藥190.1萬袋,實現預防治療康復全覆蓋。堅持應管盡管,從嚴從緊落實各項管控措施,緊盯學校、建筑工地、農貿市場、養老院等重點場所,切實筑牢疫情防控屏障。拓展“六應六盡”:堅持應查盡查,拉網開展人員排查,精準實施“敲門行動”“掃地行動”,徹底消滅死角盲區。堅持應轉盡轉,提速提效轉運工作,切實把所有陽性感染者和風險人員及時轉運出去。3月10日以來,全省累計跨地區轉運涉疫人員3.4萬人,長春區域內累計轉運13.18萬人,吉林市區域內累計轉運2.9萬人,累計異地回運176批2.54萬人。堅持應防盡防,大力推廣中藥預防,確保隔離人員、封控管控人員、醫護人員、檢測人員、保供人員、下沉干部、社區工作人員等重點風險群體全覆蓋。堅持應消盡消,堅持人、物、環境同防,組織開展地毯式消殺作業,突出對感染者的居所以及小區、樓道、電梯、煙道、下水道等環境實施無死角消殺,最大限度消除可能潛在的病毒。堅持應供盡供,千方百計滿足居民生活物資和就醫用藥等基本需求,著力解決群眾難題,切實兜牢民生底線。堅持應沉盡沉,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共產黨員先鋒模范作用,組建由黨政干部、醫務工作者、公安民警、街道社區人員等組成的一線工作隊伍,動員20余萬名黨員干部深入社區,累計上崗青年志愿者16.6萬人次。
實踐證明,中央“動態清零”總方針,是我國控制疫情的“法寶”,是最經濟、最有效的防控策略,是做好當前疫情防控工作必須遵循的基本要求,必須始終堅持、毫不猶豫毫不動搖地貫徹執行,一鼓作氣實現全省動態清零的疫情防控目標,務求必勝。
下一步,吉林全省上下將堅決執行“動態清零”總方針,咬緊牙關、再接再厲,持續鞏固社會面清零成果,全力實現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。
一方面,繼續緊盯重點區域、重點部位和重點人群,加大核酸篩查頻次和力度,精細流調溯源,徹底消除風險隱患。優化“三區”動態調整機制,細化社會面管控措施,發揮聯保聯供機制作用,推進基本生活物資市場供應體系有效運轉。對特殊群體開展點對點包保配送,打通服務群眾“最后一米”。
另一方面,堅持穩字當頭、梯次推進,精準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。各級領導干部和部門要下沉一線,服務企業復工復產,堅持企業出題,政府答卷,貼身為企業服務,企業提出的問題第一時間回復。一是舉全省之力支持一汽穩產、滿產,加快釋放產能。綜合運用駐廠生產、集中住宿、點對點通勤等方式,加快推動人員返崗,推進一汽5大主機廠及配套零部件供應商盡快達產滿產。二是推進醫藥企業復工復產,組建工作專班,第一時間幫助解決醫藥企業復工復產遇到的問題。三是大力提升專精特新中小企業的產能,應復盡復,開展線上對接活動,銀行要主動靠前,緩解企業壓力。四是精心準備,迅速掀起項目建設高潮。緊盯678個春季開工項目,做到應復盡復,全面提速。五是確保物流的暢通,推動重點行業重點物流企業復工復業,解決物流運輸中遇到的個案問題和跨省物流運輸存在堵點問題。堅持一手抓疫情防控,一手抓春耕生產,加強下田作業農民的移動閉環,加強種子、農藥、化肥等要素保障,科學合理安排農事活動,確保防疫春耕兩不誤。